渭南师范学院信息第315期

发布时间 :2017年05月12日      来源 :       作者 :      浏览量 :


渭南师范学院信息

2017年第1

(总第315期)

2017131

学校召开三届四次“双代会”

20161227日上午,我校三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在陶然楼演艺厅隆重开幕。大会由校党委副书记赵伏友主持。132名正式代表、26名特邀代表、列席代表共聚一堂,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校党委书记张金安致开幕词。他指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证明,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全体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是高校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委领导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教代会肩负着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为广大教职工办实事的重要职责,通过教代会,代表们将讨论与教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有关问题,为学校工作建言献策,监督学校规章制度和决策的落实情况,这是促进学校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渠道,也是广泛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的长远发展和教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学校的改革和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要实现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就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努力奋斗。通过本次教代会和各位代表的努力,把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充分地反映出来,使学校的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任务更加明确起来,使学校的校务公开有了可实现的渠道和途径,进而增进学校和教职工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和支持。希望各位代表珍惜自己的光荣使命,积极建言献策,不辜负全校教职工的重托,齐心协力共商大计,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开幕式后,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校长丁德科作了《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行政工作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我校2016年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提出了2017年工作设想,进一步明确了2017年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为我校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实现追赶超越指明了方向。

《报告》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学校党政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切实、创造性的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主要成绩体现在10个方面: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完善内部管理体系;全面启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凸显学科特色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学生管理水平;深化校外交流合作;加强条件保障和与后勤服务。

报告从十个方面明确了2017年主要工作设想。2017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紧围绕我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坚持开放发展、突破发展、追赶超越发展的方针,主动、切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建设高水平地方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主要工作为:执行“十三五”发展规划,努力追赶超越;细化评估方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革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扬学科建设龙头,打造学科优势;加大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坚持开放办学,构建国际化办学格局;推进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接地气”培养卓越人才;创新学生管理服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条件保障和后勤服务能力。

校长工作报告结束后,校财经委常务副主任、计财处处长王晓龙作了《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财务工作报告》;副校长李海龙作了《关于筹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说明》。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代表分组对《行政工作报告》进行了认真讨论,并就筹建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征求了与会代表对《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行政工作报告》决议(草案)、《关于筹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决议(草案)的意见。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行政工作报告对我校2016年主要行政工作及取得显著成绩的回顾,数据翔实、科学全面、凝聚人心、催人奋进;提出的2017年主要工作设想,进一步明确了我校实现追赶超越的工作重点和目标,为学校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指导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文件。大家一致同意通过丁德科校长所作的《行政工作报告》。

下午4:30召开的主席团会议听取了各组讨论情况汇报,通过了《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行政工作报告》决议(草案)、《关于筹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园》决议(草案)。

1228日上午,大会举行闭幕式。校教代会提案委员会主任、校办主任韩小卫在大会上作了《关于三届三次教代会提案落实情况的报告》和《渭南师范学院三届四次教代会提案征集情况的报告》,本次教代会共收集提案20份,梳理出有效提案14份。大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渭南师范学院2016年行政工作报告》决议(草案)、《渭南师范学院关于筹建大学科技园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决议》(草案)决议(草案)。

大会在激昂、雄壮的《国际歌》和《校歌》中闭幕。(通讯员 王燕)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文章《红色精神百年史述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20期发表的《红色精神百年史述论》(作者丁德科、王昌民)一文被《新华文摘》2017年第1期全文转载。原文共七部分,约4.3万字,转载约1.2万字。

该文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发表后,受到学界和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陕西日报》、陕西省教育厅门户网、渭南市政府门户网等国内3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高校大学生积极主动通过微信、微博等公众平台、网络等形式学习、传播,吸取红色精神的精华并努力加以发扬光大,加强自身修养,进而升华人生观与价值观,奉献社会,服务人民。

文章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精神”孕育、形成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和发展,红色精神的本质、崭新形态和现代价值六个方面。

文章以红色精神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纵线,以红色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为横线,详细地介绍了百年红色精神在我国的产生、发展以及内容的不断丰富历程。这是当下深入研究红色精神、积极宣传红色精神、大力弘扬红色精神的鼎力之作。

文章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早期传播和救国救民道路的探寻开始,沧桑百年,中国共产党人孕育和形成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与作风,形成了党领导革命和建设的红色精神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五四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渭华照金精神”等十种“红色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工农兵和知识分子都对党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有了高度认同,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自觉传承红色精神,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北大荒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极具时代特征的新内容。

文章认为,红色精神的本质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养料,以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指导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先进性的实践形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红色精神的主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来或着重强调概括的,一种是由学者根据党的历史研究提出来的。红色精神在逻辑演进中贯穿了四条基本逻辑主线,分别是科学的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科学的路径选择、辩证的思维品质、进取创新的风格特色。

文章认为,在以习近平为领导的新的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红色精神的新形态——“中国精神”。红色精神以至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新发展。中国精神凝结着全部红色精神的内涵,红色精神以至红色精神的当代形态——中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思想史的重要贡献,也体现了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等领袖人物的重大思想理论贡献。(通讯员吴茜)

32届“多彩渭南—新春杯”全国少年足球赛暨渭南市第二届足球冬令营开幕式在我校举行

117日至21日,第32届“多彩渭南—新春杯”全国少年足球赛暨渭南市第二届足球冬令营在我校举行,此次比赛由渭南市体育局、渭南市教育局主办,我校与渭南市足球协会、临渭区教育局、高新区教育文体局、渭南市青少年体育运动学校及陕西浪潮足球俱乐部有限公司承办。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全国少儿足球联盟协会会长王文社、渭南师范学院陕西省运动与体质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张虎、渭南市足协副主席杨宝元、渭南市体育运动学校秦竹、渭南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牟善武、渭南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司杨瑛等。

开幕式由渭南市足球协会曾四清主持,陕西浪潮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常伟、渭南市足协主席李军奇分别致辞讲话,裁判员代表郝帅帅、运动员代表郑朝文进行宣誓,渭南市体育局副调研员李平录宣布开幕。

来自连云港师专二附小、江苏徐州市津浦西路小学、郑州郑上路小学、开封市禹王台区实验小学、洛阳飞翔足球俱乐部、石家庄飞旋足球俱乐部、邯郸市广安小学、陕西浪潮足球俱乐部、武汉市洪山区青训中心、合肥市和平小学等10个地市代表队参加了比赛,比赛裁判工作由我校师生担任。

比赛对响应落实“足球进校园”政策以及全国少年足球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对促进少年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比赛裁判工作为我校学生搭建了社会实践及服务社会的平台,是一个难得教学实践提升的机会,同时也向社会展示了我校师生的良好精神风貌。(通讯员蔡龙)

主编:韩小卫    曹强    编辑:苗蓉

上一条:渭南师范学院信息第316期
下一条:渭南师范学院信息第314期

关闭